欢迎来到华体会登入页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扎根粤北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来源:华体会登入页面    发布时间:2025-02-26 16:22:36

  近期,韶关学院迎来不少好消息:学校教授领衔的“金花茶天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奖科技成果推广奖;青年博士发明成果获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

  近年来,韶关学院坚持“内外兼修”,不断的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同时,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助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地方建设发展贡献韶院智慧和力量。

  金风送喜,再启新程。2024年,韶关学院“申硕”成功,同时获批农业、机械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粤北地区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上的空白。

  学科专业建设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对此,韶关学院思路明确: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以农学、工学为发展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积极对接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韶关市委“3+3”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凸显办学优势和特色,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与生物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制造、地方特色文化与旅游、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师范教育”五大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

  近3年来,学校新增数字化的经济等4个应用型专业,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将学科资源集中于发展优势学科。

  如今,学校已构建省级、市校共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打造省特色重点(培育)学科5个,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市校共建重点学科6个;获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14个、省特色专业9个、省重点专业3个,IEET认证专业3个,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2个,为学科专业发展树起“高峰”。

  不仅如此,韶关学院还以校企合作为思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将智力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

  南药科研团队与南雄市政府和企业合作,辐射带动南药种植产值超10亿元;智能工程学院联合韶关市液压企业,开展超长大型高精度液压油缸核心部件制造技术攻关;政法学院起草并获批实施《韶关市珠玑古巷保护条例》,促进南雄市文旅产业的法治化和经济发展……

  一项项成果背后,离不开韶关学院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上的“铆足劲”:推动建设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重点突出教师的工作业绩、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支撑能力……

  在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里备课,是什么体验?对于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而言,这样的备课形式再熟悉不过。

  坐落在红色韶关,如何用好本地红色资源,打造有广度、高度、深度、温度的思政金课?韶关学院鼓励师生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革命家故居等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不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创新思政工作新途径。

  截至目前,学校获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24个,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1项。

  近年来,韶关学院实施专业内涵提升工程、卓越人才教育培训工程等十大工程,突出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

  在韶关学院的课堂上,课堂被“对分”,一半交由教师教授知识,另一半则交给学生,为师范生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提供新思路。

  如何教好师范生?韶关学院制定“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健全师范生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师德养成教育工程,深化师范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获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

  地处韶关市花坪村的花坪实验学校,教学质量曾在全区垫底。韶关学院进行精准帮扶后,教学质量冲到全区前列。

  近年来,韶关学院选取一批重点帮扶县、帮扶学校,量身定做“一县一校一方案”。

  2024年6月,学校还与韶关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校地协同推进韶关“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推进基础教育提质扩容。

  地方所需,韶院所能。韶关学院始终聚焦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标地方产业布局,充分的发挥学校人才、科技、智力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学校逐渐完备科研评价体制机制。2021年以来,教师共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0项,取得授权专利454件、软件著作权94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8项。

  与此同时,在“科技小院”等科技助农人才培育新模式下,韶院学子也能够更好地以创新思维、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以来,学校学生团队共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5项、铜奖2项,获省决赛金奖5项、银奖11项、铜奖20项。

  2020年至今,韶关学院与地方政府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5份,与65个科研院所、企业与行业协会签订了产学研用合作协议,与35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2024年10月,韶兰(南雄)种苗培育中心正式运营,为韶关学院“双百行动”再添一笔。这一项目由学校生物与农业学院提供全面技术上的支持,总产值约1000万元。

  如今,蝴蝶兰产业构建了三地市五县区(韶关曲江—浈江—南雄—清远英德—赣州会昌)的兰花产业带,可吸纳1000余名劳动力就业,预计年销售额近6000万元,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

  目前,学校打造了“一条化妆品气雾剂工业生产线、蝴蝶兰和藤茶两个农业特色品牌”,彰显了“双百行动”校地双向奔赴的韶院担当。

  ——提供全面技术上的支持的化妆品气雾剂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投产后企业将新增产值达2亿元,填补了韶关在械字号气雾剂领域的空白。

  此外,学校设立科技实践专项,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精细化工突击队、城乡规划突击队,并开展“百名博士结对百家企业”活动,推动人才下沉。

  发挥智力优势,为县域乡村“规划”发展未来,是韶关学院“所长”。学校获省“粤美乡村设计大赛”2个一等奖等18个奖项;编制3个典型村发展规划、70户美丽庭院方案设计;7个绿美乡村规划和梅关村示范点绿美建设规划得到当地村民一致认可,将逐项落地实施。

  2024年11月,韶关学院又新增6项规划成果,分别是南雄市县城规划设计、珠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个乡村发展规划。

  不久前,学校又与武江区结对共建,谋划新一轮帮扶项目,服务支撑武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双百行动”号召下,韶关学院正拧成一股绳,紧锣密鼓奔赴韶关这片红色热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