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方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021年1月份,公司完成对东安汽发的股权收购,对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总体产销量分别为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5.6%;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84.0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7.0%;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73.0万辆和28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0.9%,呈现皮卡车产销好于货车特点;新能源汽车产销量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大涨200.6%和201.5%。中国品牌整车分别在轿车、SUV、MPV细分市场占有率为27.5%、51.5%、66.7%。上半年,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360.9亿美元,同比增长51.6%。
2021年上半年,工信部针对“大吨小标”事件,多次组会讨论修改“轻型汽车技术规范”,提出:具有自卸功能的轻型货车总质量应小于等于3.5t,发动机排量不大于2.5L,该规范将有利于公司市场拓展。2021年7月1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将实施,排放限值进一步加严,受柴油机升级成本增加等原因,N2类低整备商用车市场汽油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轻型商用车油耗(四阶段)正在编制中,四阶段油耗将以线性方式基于测试质量制定,如采用单车限值+企业平均考核方式,单车限值加严10%;如只采用单车限值考核方式,限值加严15%以上;新车2024年、在产车2026开始执行。公司正在开发的DAM16N高效发动机已完成样机点火,将在后续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新能源方面,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2021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在保持现存技术指标和门槛不变化前提下,补贴在2020年基础上公共领域退坡10%,非公领域退坡20%,同时提出要加快制定新能源商用车积分,从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发展。4月9日,工信部发布《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示。从发布的企业平均油耗水平来看,2020年新能源积分和传统燃油车油耗压力较大,未来积分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公司新能源产品。
国内汽车消费逐步恢复,但受国际疫情发展不稳定,芯片供应紧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发展仍有一定下降带来的压力。 国内政策依旧以鼓励汽车消费为引领,同时新能源鼓励政策进一步细化、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出台。具体政策情况如下:
公司本部主要做传统动力及新能源业务。传统方面,竞争对手在一直在升级产品,推出高热效率发动机产品,同时布局大排量及增压产品,产品谱系不断丰富,商车汽油机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原主攻乘用车市场的独立汽油发动机公司开始进入商用车市场,抢占市场占有率。部分车企外售发动机,柴油机企业汽油机产品相继上市,加快了汽油机市场渗透,进一步加剧了汽油发动机市场之间的竞争。新能源方面,独立汽油发动机企业的新能源产品相继推向市场,通过采取自主开发电机、电控产品或采用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提供动力驱动一体化方案。部分整车企业利用自身成熟产品,降维抢占商用车市场。目前,公司市场占有率持续走高,慢慢的变成了轻型商用车市场独立配发领域的绝对主力,新能源增程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正在引领业界发展潮流。
东安汽发在发动机领域主要与2.0L及以上排量独立发动机企业存在竞争,D 系列新产品主要面向自主品牌SUV车型市场,配套集团内客户,竞争威胁较小。另外,AT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乘用车市场,目前为主要客户独家供货商,品牌竞争对手主要有:爱信、采埃孚等。
汽车发动机业务主要是为汽车整车生产厂商提供汽油发动机,配合车厂进行车型开发、匹配、试验、生产及相关的售后工作。
汽车发动机配套车型主要是轻卡、微卡、SUV和新能源车等,主要配套车厂有长安汽车、北汽福田、长安跨越、理想汽车等,并出口意大利比亚乔。子公司东安汽发主要配套高端乘用车。
本部汽车变速箱业务主要是为本企业发动机匹配变速箱动力总成一体化供货。东安汽发自主品牌变速器研发能力和装备保证能力行业领先,目前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研发能力强、制造保证能力强的“两强”产品。
整车销售是福田时代微型货车和乘用车的哈尔滨一级代理,主要向二级网络销售。
1、产品开发的快速反应:依托于东安动力特色DAPDS开发流程,打造东安动力特色技术方案,通过对11大系统,20余种配置模块的矩阵式组合,实现超高的性价比的系统集成能力,车厂适应性开发项目开发周期仅为6-14个月,远低于同行业的12-18个月,平均效率提升50%。
2、市场优势:收购东安汽发股权后,巩固了公司市场优势地位,目前国内独立汽油发动机企业销量排名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增程动力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商用车汽油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自主品牌AT变速器出口市场第一,是长安汽车高端乘用车发动机(2.0L及以上蓝鲸发动机)唯一生产制造基地,未来将继续整合资源,巩固市场地位。
3、管理优势:公司发挥多年实践探索出的“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客户多样化需求。
2021年上半年,得益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新能源目标市场的增长情况,公司上半年发动机销量33.2万台,同比增长56.55%,其中:公司本部发动机销量25.0万,同比增长59.9%;东安汽发发动机销量8.2万台,同比增长47.20%。公司在汽油发动机行业市场占有率3.64%,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重点工作如下:
在巩固轻型商用车市场主力地位和新能源增程器市场领头羊的同时,开展细分市场调查与研究,实时梳理潜在项目,制定多维度分级标准,加大对N20、M15KE、M15NTDE等新产品的推介力度,寻求市场机会,上半年成功立项10个车发项目,推进交流潜在项目84项。
东安汽发深耕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巩固长安汽车中高端动力总成唯一精益制造基地和自主自动变速器出口领头羊,兼顾拓展优质新市场,向皮卡市场、特种车市场辐射。打造“精益化市场开发管理”体系,上半年海外市场新开发项目3个,销量同比增长89%;国内市场重点推进全新市场项目28个,销量同比增长46%。
公司本部按照DAPDS流程统筹推进54个新品开发项目,福田时代、长安跨越、河北长安等6个车发匹配项目实现量产,11个车发匹配项目具备批产条件;M系列高效发动机平台(M15NTDE)开发项目与AVL达成战略合作;满足商用车四阶段开发的M系列高效发动机平台(M16N)开发项目完成首台样机点火。
东安汽发持续提升研发及一体化服务能力,上半年统筹推进10项新品开发项目。重点完成8AT、DHT产品研究开发计划,启动D25/D25T等新规划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客户整车匹配标定工作。
公司本部发挥“多品种、小批量”精益生产模式的优势,通过加工工序外委、补充设备、工位平衡及工序优化等举措继续提升产能,上半年日产能达到1,800台、月产量突破5万台,双双创历史新高。
东安汽发通过提升FTT/OEE等指标,全方面提升交付周期,D系列蓝鲸动力大排量发动机上半年累计生产5.9万台,再创历史新高。
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荣耀发布《东安动力文化理念体系(第三版)》。围绕“建党百年·文化十年”主题,从党的奋进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领悟“长征精神”的时代风采,对奋斗者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行凝练再升级。开门红奋斗成绩首次亮相新华网、《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公司品牌价值力、地域影响力强劲跃升。
公司应该依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投资者可以在2021年8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有必要了解的情况和关注问题预先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公司已于2021年8月28日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东安动力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等情况,企业决定于2021年9月2日利用互联网方式召开东安动力关于2021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网络方式召开,公司将针对2021年上半年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详细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公开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公司董事长陈笠宝先生、总会计师孙岩先生、董事会秘书王江华先生(如有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做调整)。
(一)投资的人可在2021年9月2日下午15:00-16:00,利用互联网登陆上证e互动(),在线参与本次业绩说明会,公司将及时回答投资者的提问。
(二)投资的人能在2021年8月3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CN)将有必要了解的情况和关注问题预先提供给公司,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